前几天爱策略,一位患者通过后台向笔者提出了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:
“细粮虽然容易引发炎症,但粗粮摄入过多又会导致消化不良。那么,对于患者来说,如何平衡粗细粮的摄入比例呢?”
这期内容,笔者就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一问题。
粗粮,减少致癌物吸收
在抗癌饮食中,粗粮和细粮都各自扮演着“独一而重要”的角色,共同构成了康复路上的基石。
粗粮,如玉米、红薯、薏米、荞麦、豆类等,都富含高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;
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、达到抗氧化、促进肠道健康,减少致癌物质的吸收,抑制癌症的辅效。
不易消化
影响蛋白质吸收
但其也有缺点,因粗粮纤维多,可能使消化变得困难,从而增加胃肠道的负担,并影响蛋白质吸收爱策略,还可能对免疫功能产生负面影响。
特别是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,粗粮可能会加剧他们的胃肠道不适。
细粮,食欲不佳者优选
再说细粮,如白米、白面等,就相对易消化;且口感好,更适合食欲不振的患者。
膳食纤维不足
增加风险
不过细粮不比粗粮,缺乏膳食纤维和一些抗癌成分,抗癌能力便相对较弱;此外,过量摄入细粮可能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,为康复埋下“隐患”。
所以,合理分配粗细粮比例,就尤为重要!
搭配比例,有讲究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及相关营养建议,粗细粮的合理比例通常为1:1或2:1(粗粮:细粮)。
然而,对于癌症患者而言,大家的饮食需求与普通人有所不同。
由于癌患普遍消化能力较弱,且常伴有食欲不佳的问题,我们建议可以从1:4(粗粮:细粮)的比例开始,再逐步地增加粗粮的摄入。
这样的调整更有助于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同时,减轻消化负担。
选择上可挑选未过度加工的粗粮,如糙米、小米、燕麦等,以保留更多营养成分。同时搭配好蛋白质和新鲜蔬果,有助于提高消化能力。
提前浸泡,更易消化
另外,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或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,我们建议提前将粗粮浸泡,使其在烹饪过程中,更加软糯易消化,减轻肠胃的负担。
总之,对于癌症患者,粗粮与细粮合理搭配是最佳选择。不仅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营养,也能更好地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但对于一些特殊身体情况的患友,具体饮食安排也应根据个人实际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!
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